中国教师科研网
新闻详情

利用乡土资源丰富中班幼儿的美术活动

      利用乡土资源丰富中班幼儿的美术活动

           四川省乐至县幼儿园 刘琨  邮编:641500

摘要: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:“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,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,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,引导幼儿学习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,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”。而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,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,为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。乡土资源在中班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利用,能改变以往美术教育活动形式、活动材料单一的局面,丰富中班幼儿的美术活动。因此,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条件,挖掘乡土资源,运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,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空间,引领孩子走进乡土艺术的世界,享受艺术情趣。

关键词:利用  乡土资源  丰富  中班幼儿  美术活动

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指出:“艺术是人类感受美、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,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“、“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,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,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,引导幼儿学习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,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”。而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,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,为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。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条件,挖掘乡土资源,运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,拓展幼儿美术活动的空间,引领孩子走进乡土艺术的世界,享受艺术情趣。

  一、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,挖掘乡土资源

首先,《纲要》指出:“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、事、物,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,激发他们表现美、创造美的情趣”。大自然气象万千、绚丽多彩,教师要带领幼儿去感受旭日东升、阳光灿烂的晨之美;星星闪烁、月影婆娑的夜之美;鸟语花香、百花盛开的春之美;翠林秀木、奇花异草的植物之美;飞禽走兽、游鱼爬虫的动物之美......带幼儿来到乡野田间,观察认识麦苗、蚕豆、红薯、棉花等农作物以及桑树、柳树、松树等各种树木,从而让幼儿走进大自然、亲近大自然。如我们的家乡乐至是陈毅元帅的故乡,我们经常组织幼儿来到陈毅广场游玩,那清洁的小路、悠闲的憩亭、精美的小拱桥、清澈的小溪、水里光滑的鹅卵石,都让幼儿赞叹不已。幼儿在感受美的形象过程中,不仅受到了美的熏陶,获得了美的享受,而且体验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,引导家长利用假日、休息日带孩子走出家门、来到户外收集乡土材料。如春天带幼儿去收集花朵、稻穗、麦秆;夏天和幼儿一起收集田螺壳、荷叶、玉米葫;秋天引导幼儿收集落叶、树枝、棉花以及常见的果实、种子等。这些乡土资源经过选择,在引导幼儿观察、想象,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同时,也可以成为幼儿美术活动的基础材料,因此,教师要充分挖掘乡土资源。

二、欣赏乡土美术作品,激发中班幼儿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

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,美的作品能够深深吸引每个幼儿,使他们在羡慕、赞叹之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,在充分感受美的过程中萌发表现美的愿望。如在一次中班的美术欣赏活动中,当孩子看到:用藤蔓编织的篱笆上爬着用稻草绕成的蜗牛,用篾条、麦秆制作的房子,用毛线、蛋壳拼贴的长颈鹿以及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种子画、布贴画,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。婕婕说:“呀,这只小鸡是用豌豆做成的,它正在吃虫子耶!”轩轩倚在稻草房旁边,丝毫也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;而心怡拿着稻草绕成的蜗牛,爱不释手.....在美术欣赏活动中,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些民间的乡土美术作品,如我们家乡的竹椅、草帽、蒲扇、簸箕等木制品、竹制品、草制品;表达美好愿望的《年年有余》、《福娃》、《吉祥如意》等刺绣美术作品;用种子、毛线、蛋壳、彩米等材料粘贴的“小猫钓鱼”、“我爱我家” 、“两只小象”以及幼儿平时玩的陀螺、木哨、竹笛、布偶等玩具都可以成为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素材。在欣赏这些美不胜收、乡土味极浓的民间美术作品同时,幼儿开阔了眼界,愉悦了心情,丰富了知识,培养了审美情趣,激发了幼儿表现美的愿望。

三、利用乡土资源,丰富中班幼儿的绘画活动

幼儿园绘画艺术教育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,是眼、脑、手共同参与的活动, 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美术实践中,不断地感受美、探索美、创造美。中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,容易受兴趣的影响,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去主动探索和学习的。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,是否吸引人。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,如对中班幼儿仅仅采用单一的油画棒、粉笔、水彩笔作画,时间一长,幼儿就会失去兴趣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: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”为此,教师要采用多种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。而我们的家乡物产丰富,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草茎、树叶、植物的种子,还有农作物的秸杆、茎皮….这些都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,只有幼儿对活动材料感兴趣时,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,在快乐中学习。如,我班幼儿很喜欢吹泡泡,太阳一出来,有的幼儿会追着阳光下的彩色泡泡跑来跑去;有的幼儿会围着泡泡兴奋谈论着:“泡泡是红色的”、“泡泡是黄色的”、“泡泡是彩色的”......于是,利用幼儿喜欢吹泡泡、玩泡泡的心理,我设计了美术活动《吹泡泡》,在材料的使用上我选择利用了本地资源“麦秆”,引导幼儿用麦管轻轻的蘸上颜料、轻轻地吹出泡泡,并在画纸上留下彩色的泡泡后,想象并添画有趣的背景。让幼儿在吹吹、玩玩、画画中体验美术活动的无穷乐趣。又如,蔬菜、水果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,幼儿吃过各种各样的蔬菜,在让幼儿认识蔬菜、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的过程中,我们还把蔬菜运用到绘画活动中。让幼儿尝试用藕、花菜和胡萝卜等蔬菜的切面拓印不同造型的画,感受拓印画的乐趣。此外,我们还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物,如树叶、花朵、稻穗、树枝、棉花、毛线、石头等来丰富中班幼儿的绘画活动,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。

 四、利用乡土资源丰富中班幼儿的手工活动

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,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,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造型操作活动。因为手工活动的游戏性和操作性都很强,作品既好玩又好看,既可以装点环境又可以作为幼儿的玩具,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。在手工制作中,中班幼儿在情感激发的前提下,能以积极的态度,参与手工制作活动。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手工制品当做心爱的玩具而爱不释手。如用废报纸折的小船、用旧挂历做的风车、用废布条做的毽子、用塑料袋做的降落伞等等都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。但是,在活动中,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较单一,活动材料也不够新颖,每次为幼儿提供的都是一些毫无变化的材料,如色卡纸、剪刀、浆糊、胶泥等等,就不能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,调动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。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手工材料,让幼儿充分地与材料互动,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。幼儿园《纲要》指出: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,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……”。因此,在实践中,教师要根据本园的环境,从实际出发,去发现、去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,为幼儿美工活动提供丰富的材料,激发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兴趣。如,秋天到了,树上的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。一次户外活动时,孩子们追逐着空中飞舞的叶子,兴奋地谈论起来。“呀,多像爸爸的大手掌呀,”“我知道,那是梧桐树的叶子,”旁边的小男孩得意地告诉他。一个小姑娘捡起几片银杏叶在地上摆弄,竟然拼凑出一幅美丽的“蝴蝶图”,还引来了一群孩子的围观。这场景,让我萌发了引导幼儿利用树叶来进行手工活动的想法。在《奇妙的树叶》活动前,我引导幼儿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树叶,如像蝴蝶的银杏叶、像手掌的梧桐叶、像水草的柏树丫......还有榆树叶槐树叶、桉树叶以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小草、小花。活动中我为幼儿营造了安全的心理氛围,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,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,让幼儿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去拼凑粘贴。在观察和摆弄的过程中,幼儿根据树叶的颜色、形状、大小以及树叶的多样性,在老师的指导下,拼贴出了蝴蝶、云朵、小草、花儿、水草、金鱼、小鸟等图画,看着自己的作品,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。又如,种子是平凡的,是普通的。黄豆、绿豆、红豆、黑豆、豌豆、玉米等各种各样的种子,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。一些是孩子们能够叫出名字的,一些是孩子们不能叫出名字的。在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种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次手工活动“种子的图画”。当看到颜色、形状、大小各异的种子时,孩子们显得兴奋又好奇。瞧,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,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,耐心粘贴,组成了一幅幅形象逼真、栩栩如生的种子贴画。有的小朋友用种子粘贴出了可爱的小兔子,有的贴出了可口的樱桃,有的贴出了帅气的小汽车,还有的贴出了飞舞的蝴蝶...... 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,平凡而普通的种子也会变成一幅幅充满生机、别具一格的精美作品。

利用乡土资源丰富了中班幼儿的美术活动,深受幼儿的喜爱。它的利用改变了以往美术教育活动形式、活动材料单一的局面,形成了我们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特色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,环境赋予我们的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,因此,教师要在贴近幼儿生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乡土资源,丰富美术活动形式和内容,引导幼儿运用乡土资源及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,给幼儿更多发现美、表现美及创造美的机会。